打开app
小贴士
2步打开 荆楚网app
  • 点击右上角“…” 按钮
  • 使用浏览器/safari打开

【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⑫】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不断推进文化强国建设

叶圣萱 2023-11-05 19:14 荆楚网 ​(湖北日报网)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文化强国建设,创造性提出了一系列文化建设的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形成习近平文化思想,指导和推动了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发生历史性变革、取得历史性成就。习近平文化思想作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文化篇”,是推进文化强国建设的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新时代新征程上,我们需要深刻领会和把握习近平文化思想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新境界的强大真理力量。

文化强国建设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题中之义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从现在起,中国共产党的中心任务就是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增强文化自信,围绕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这些重要论述,深刻阐明了担负起新时代新征程中国共产党的使命任务,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根本制度,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弘扬革命文化,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坚持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巩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不断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和中华文化影响力,大力推进文化强国建设。

文化强国建设是走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必然之举

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则国家兴;文化强,则国家强。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一个民族的复兴需要强大的物质力量,也需要强大的精神力量。没有先进文化的积极引领,没有人民精神世界的极大丰富,没有民族精神力量的不断增强,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不可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物质贫困不是社会主义,精神贫乏也不是社会主义。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伟大历史进程中,我们追求的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物质富足、精神富有是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根本要求。必须坚持两手抓、两手硬,不仅需要厚植现代化的物质基础,同时也需要汇聚现代化的精神动能。做好意识形态工作、扎牢思想根基、凝聚价值共识、增强文化自信,提升文化软实力,大力推进文化强国建设,才能为实现中国式现代化注入磅礴的精神力量。

文化强国建设是“第二个结合”的生动体现

在习近平文化思想的指引下,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不断谱写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篇章。我们坚定历史自信、文化自信,坚持自信自立、守正创新,把马克思主义思想精髓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华相结合,这“第二个结合”,使马克思主义在21世纪的中国展现出蓬勃生机和旺盛活力。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第二个结合”的前提是彼此契合,结果是相互成就。这一重要论述充分彰显了在文化强国建设新征程上要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要始终保持高度的文化自觉、坚定的文化自信,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继续推动文化繁荣发展,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

文化强国建设是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的重要保障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在国际上还存在着信息流进流出的“逆差”、中国真实形象和西方主观印象的“反差”、软实力和硬实力的“落差”。要解决这“三差”问题,就必须创设具有自主性、原创性、标识性的中国话语体系和中国叙事体系,客观真实地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向世界展现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努力塑造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提升国际传播的亲和力、吸引力和感召力,展示中国作为文明大国、东方大国、负责任大国、社会主义大国的积极形象。文化强国建设为增强中华文明传播力影响力、推动中华文化更好走向世界提供有力支撑,在与世界各种文明交流互鉴中,中国将与世界各国一道弘扬全人类共同价值,落实全球文明倡议,以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阂、文明互鉴超越文明冲突、文明包容超越文明优越,携手促进人类文明进步。

稿源:荆楚网(湖北日报网)

作者:叶圣萱(华中农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湖北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华中农业大学分中心研究员)

责编:王舒娴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文化强国建设,创造性提出了一系列文化建设的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形成习近平文化思想,指导和推动了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发生历史性变革、取得历史性成就。习近平文化思想作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文化篇”,是推进文化强国建设的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新时代新征程上,我们需要深刻领会和把握习近平文化思想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新境界的强大真理力量。

文化强国建设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题中之义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从现在起,中国共产党的中心任务就是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增强文化自信,围绕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这些重要论述,深刻阐明了担负起新时代新征程中国共产党的使命任务,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根本制度,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弘扬革命文化,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坚持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巩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不断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和中华文化影响力,大力推进文化强国建设。

文化强国建设是走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必然之举

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则国家兴;文化强,则国家强。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一个民族的复兴需要强大的物质力量,也需要强大的精神力量。没有先进文化的积极引领,没有人民精神世界的极大丰富,没有民族精神力量的不断增强,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不可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物质贫困不是社会主义,精神贫乏也不是社会主义。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伟大历史进程中,我们追求的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物质富足、精神富有是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根本要求。必须坚持两手抓、两手硬,不仅需要厚植现代化的物质基础,同时也需要汇聚现代化的精神动能。做好意识形态工作、扎牢思想根基、凝聚价值共识、增强文化自信,提升文化软实力,大力推进文化强国建设,才能为实现中国式现代化注入磅礴的精神力量。

文化强国建设是“第二个结合”的生动体现

在习近平文化思想的指引下,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不断谱写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篇章。我们坚定历史自信、文化自信,坚持自信自立、守正创新,把马克思主义思想精髓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华相结合,这“第二个结合”,使马克思主义在21世纪的中国展现出蓬勃生机和旺盛活力。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第二个结合”的前提是彼此契合,结果是相互成就。这一重要论述充分彰显了在文化强国建设新征程上要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要始终保持高度的文化自觉、坚定的文化自信,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继续推动文化繁荣发展,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

文化强国建设是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的重要保障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在国际上还存在着信息流进流出的“逆差”、中国真实形象和西方主观印象的“反差”、软实力和硬实力的“落差”。要解决这“三差”问题,就必须创设具有自主性、原创性、标识性的中国话语体系和中国叙事体系,客观真实地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向世界展现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努力塑造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提升国际传播的亲和力、吸引力和感召力,展示中国作为文明大国、东方大国、负责任大国、社会主义大国的积极形象。文化强国建设为增强中华文明传播力影响力、推动中华文化更好走向世界提供有力支撑,在与世界各种文明交流互鉴中,中国将与世界各国一道弘扬全人类共同价值,落实全球文明倡议,以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阂、文明互鉴超越文明冲突、文明包容超越文明优越,携手促进人类文明进步。

稿源:荆楚网(湖北日报网)

作者:叶圣萱(华中农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湖北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华中农业大学分中心研究员)

责编:王舒娴

相关阅读
template 'mobile_v5/common/wake'
template 'shared/relateread'
网站地图